为加强学生美育教育,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使命,3月19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海兰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从历史文物 看中华文明》的精彩讲座。来自各个学院的400多位同学现场听讲。
张海兰老师的讲座,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她以“如何深刻理解5000年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从新石器时代到海外珍藏文物,一步步揭开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以其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先民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青铜器时代,司母戊鼎和宝鸡何尊成为文明的重要见证,前者以精湛的铸造工艺彰显古人的智慧,后者则镌刻着“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传递着文明的力量;秦汉时期的陶俑栩栩如生,再现了秦朝的军事雄浑与工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时代;大唐盛世的唐三彩则以绚丽多彩的釉色,展现了唐代的开放包容与经济繁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璀璨象征。
张老师还特别提到海外珍藏的文物,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照夜白图》为例,鼓励同学们从文物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她强调,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文化连贯完整的国家,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基。张老师通过展示《照夜白图》的高清图片,详细解读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深入了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世界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中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记录完整连贯的国家。
在新时代的宏伟背景下,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其根基正是源于这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同学们要以此次报告为起点,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与创新者,共同守护并弘扬这份璀璨的文明瑰宝。